△关注“闽商报”了解更多前沿商业动态12月27日,首届世界闽商茶业大会在福州举行。为进一步深入挖掘闽商在推动茶产业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案例,助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大会特别设置“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茶发展之路”主题展开深入讨论,从品牌内涵提升、品质把控与标准化建设、茶旅融合、国际市场拓展、人才培养、深加工研发、新茶饮等多个角度,为与会者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和策略。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振传,福建正山堂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江志东,福建春伦集团董事长傅天龙,武夷星茶业品牌总监江佳道,福州市侨商会副会长、福建元泰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文生等企业家纷纷发言,共同为福建茶产业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该环节由说茶传媒创始人兼CEO赖晓东主持。他们聊了什么?一起来看……主持人赖晓东问形容一下你们眼中的茶界闽商的特点,或者闽商的精神是什么?魏文生:因为我是侨商,我想应该是爱国爱乡、创业奉献。傅天龙:我总结是爱拼、包容、创新,这些可以让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下去。林振传:第一个词是爱拼会赢,这也是闽商的精神,第二词叫“守正创新”,做产品做品牌都是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创新带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江志东:在我看来一个是专注,一个是匠心,还有一个是情怀。江佳道:我是浙江人,我来到福建大概五六年时间,感受到福建企业家尤其是茶业企业家,一个是执着实干,一个是“敢赌”。问爆品的打造有没有一些成功的秘诀?林振传: 今天传统的行业更是要讲创新,品品香有一个子品牌叫晒白金,可以泡着喝、煮着喝、焖着喝,一个小小的创新,迎来了整个企业销售额的突破,2024年占公司总销售的52%。我认为“爆品”要基于消费创新,聚焦一个品类把它做到极致。要了解产品要卖给谁,要解决什么样的消费痛点,这样才能打造出消费者喜欢的产品。问如何利用自己在红茶方面的自身技术优势,在提升中国红茶产业链的发展,推动中国红茶产业提质升级,你们做了哪些事情?江志东:首先,金骏眉红茶的技术革新满足了国内消费者需求,为福建茶业走出本省提供了大背景;其次,凭借金骏眉工艺和品牌经验,我们构建了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与传统红茶产区结合,构建了平行产业体系。第三,国内政策利好,如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对我们体系输出和市场拓展有利。问武夷星是怎样平衡产品把控和企业标准化的建设,这看似是一对矛盾体,我们武夷星是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的?江佳道:武夷岩茶因口感多样著称,但企业需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标准化并非指口感一致,而是制作流程遵循技艺、卫生、制度等标准,确保茶叶品质安全。武夷岩茶口感多样性和稀缺性是它被人们追捧的原因。企业现代化包括观念、技术更新,标准化指的是按照技艺、卫生或制度标准,武夷星通过栽、制、审、泡、啜99道标准,确保茶叶品质与安全,同时保留武夷岩茶多样特征,推动产业发展,所以标准化和武夷岩茶的特性不是一个矛盾体,而是一个相互汇映,相互铺垫,相互推动的两个因素。问您作为一个传统企业的代表,我们茉莉花茶产业的代表,怎么实现破圈,正确实现既对老茶客又对年轻茶人的左拥右抱?傅天龙:女儿曾建议我创新,以吸引年轻人,让传统茶焕发新生。福州茉莉花茶发展一千多年就是源于创新,我们创立了ITEAMO品牌,拥抱年轻的消费者。ITEAMO注重市场年轻化,搭建美学空间、用新潮的喝茶方式吸引年轻人,所以ITEAMO在小红书上排名前三,是网红打卡点,此外,我认为传统茶年轻化另一个途径是培养年轻的“茶二代”,让茶产业得以延续,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问这些年元泰是如何以侨为桥,来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出去走向海外?魏文生: 我们要睁眼去看世界茶产业的发展,认知市场,再让世界认知我们,甚至推动我们去创新。茶产业要发展,得过三关:质量关、价格关、品牌关。品牌的背后是一个供应链,关键是技术供应的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维护能力等等。元泰用20年讲好红茶故事,并出版了《中国红茶经典》,讲好茶文化,让更多人感动,把茶做好,要对得起福建茶文化大省之名。编辑 | 肖泽峻审校 | 杨柳青12月27日,全球闽商云集这一盛会!曹晖参加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班关注闽商传媒视频号免责声明1、整理、转载此文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号的观点和立场。2、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为尊重知识产权,本号尽量标注每篇文章、每张图片的来源;若有来源标注错误、侵权或不愿意被转载,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在30日内与本号后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